在上个月末美国举行的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OM)总决赛上,中国代表队发挥出色,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第一教育”对此进行过一系列的报道。

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全球总决赛开幕!多名“最聪明的年轻人”进行创造力大狂欢

OM比赛进行时,中国队表现渐入佳境

5金5银3铜,13座奖杯,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闭幕,中国队发挥出色

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侧记:当最甜的汽水遇上最甜的笑容

代表中国出征的获奖队伍中,来自上海宝山区的罗店中心校学校格外引人注目,这所农村学校已经连续两年,站上OM比赛的世界领奖台。骄人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学校科技总辅导王伟龙的付出。

乡村教师如何带领农村娃走上世界领奖台?科创教育怎么做?一起来看看王伟龙的故事。

本文选自《上海教育》年6月刊,作者:潘晨聪,图片:薛婷彦,更多内容,请参考杂志。

美国当地时间5月25日,位于密西根州立大学的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现场,来自上海宝山区的罗店中心校获得“再次营救”赛题小学组季军。

这是农村娃们第二次站上世界领奖台。

在去年的5月27日,14个国家和地区近支队伍汇聚第39届OM总决赛,他们夺得了“铁人三项之旅”项目世界赛亚军。而在此前的中国区选拔比赛中,罗店中心校以蝉联中国区总决赛冠军的状态获得进军美国参加世界总决赛的资格。

市区的孩子出国比赛或许不新鲜,农村娃站上世界舞台则要付出更多汗水与支持,夺银更是不易。

在两届罗店中心校OM代表队背后,在无私奉献支持的人中,离不开他们的科技总辅导员王伟龙。“教育要有梦想,梦想需要坚持。”让农村娃比肩世界,帮助他们飞跃梦想就是他的梦想。

用创造的种子激活梦想火花

农村学校想取得OM佳绩有多难?罗店中心校90年代末组建头脑奥林匹克队伍以来,有过名落孙山,也有过国内二、三等奖的经历,但始终无缘总决赛。

“比赛经验不足是一方面,更主要在于我们的孩子见识偏少。”OM比赛大体分长期题和即兴题两部分,长期题经过准备尚能应对,即兴题看的是孩子的面对突发状况的现场发挥,农村孩子的积累和临场表现总有差距。

比起失利本身,给王伟龙最大的感受的既有农村孩子面对国际舞台的天然劣势,也有成长。“一项比赛如果只看结果,获胜的永远只有冠军。如果看过程,每一次都是和孩子们共同经历。我们多年坚持参加OM,就是希望孩子们在不断的活动中有体会有收获。”

话虽如此,他们心中何尝不想有朝一日看到学生站上领奖台,证明自己并不比任何人差。

新一届OM大赛来临,在确立参加“铁人三项之旅”项目后,这一次的课题组增加了十余位刚毕业两到三年的各学科年轻教师。王伟龙想法很明确,既然学生眼界不够,就吸收不同领域的新视角。

语文教师和同学磨剧本,让故事情节更有趣。音乐教师负责艺术编排,有的专门组织训练,有的负责服装,还有的负责背景制作或机械道具等。师生们一次次头脑风暴,一次次修改剧本、一次次设计道具、一次次排演改进,模拟现场,放弃假日与休息,利用午休和放学时段训练,为了一个小细节反复打磨甚至推倒重来,经常留到傍晚。

“我们要求按照比赛的标准每个得分点至少要在6到8分,每一分的累加才能达到总分的超越。”简单发出光亮和声音只有基础分,如果能搭配形成旋律甚至曲调分值就会不同,灵感和思路带来的一分之差让他们绞尽了脑汁。

就像王伟龙说的,头脑奥林匹克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每个解题方法都是独特的。在解题时,将创造的种子播进学生心中,激活梦想的火花,把兴趣爱好和知识技能运用到解题实践中。

虽然照这位总辅导员看来,新生的参赛项目《拯救鱼人岛》因为太过新潮而有点“无厘头”,不符合他那代人的审美。不过只要学生喜欢,能快乐地解题和学习,就可以终身受益。

历经区赛、市赛磨练,罗店中心校OM队摘得中国区冠军,前往美国参加总决赛。

年5月23日,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开幕。来自世界14个国家和地区近支队伍参加了小车类“铁人三项之旅”、技术类“让表情包说话”、古典类“演绎经典的伪纪录片”、结构类“动物之家”、表演类“星际大本营”比赛。最终,罗店中心校获“铁人三项之旅”项目亚军。

面对零的突破,王伟龙欣喜之余也保持着冷静,“第二与第三名的分值差距在一分以内,也许再来一次结果就全然不同。”

正因为这份荣誉前的理性,在上一届OM比赛后王伟龙没有松懈,也认识到了借助资源的重要性。“从前我们都是关起门自己做,现在我们经常和市里的OM裁判沟通,请他们指导如何科学地分析竞赛题。”

在今年第40届OM中国区选拔比赛中,罗店中心校以与第二名30多分之差蝉联国区总决赛冠军,在美国总决赛获得“再次营救”赛题小学组季军。

半路走出的科技辅导

作为学校的第三任科技总辅导员,王伟龙自己也是半路“出家”。上世纪的80、90年代,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可直接考入中等师范学校,三年或四年毕业后回到乡村学校当教师。从年到年,全国有多万优秀初中毕业中考入中等师范学校成为中师生。他们像蒲公英一般撒向乡村教育一线,撑起了乡村教育的半边天。

王伟龙是其中一员。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理科成绩能在宝山区排的上名次的王伟龙想进名牌大学不成问题。不过,14岁的他显然没到对未来有细致打算的年纪,“家里没给多少压力,想做什么比较自由。”用他的话说,就这样“稀里糊涂”当上了教师。

中师生毕业要到乡村入职,当时罗店中心校下尚有十多个村校,除了每周一次来中心校参与集中教研活动,其他时间都在村校。

村校十年给了王伟龙宝贵的经历,让他伴随一批批质朴的农村娃,从一名18岁的毛头小伙逐渐成长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90年代初,校园信息技术势头正猛,王伟龙回到中心校,在教数学同时兼部分信息教师工作,无师自通帮教师做课件,名气也渐响。

学校不似企业那般分工界限明确,有能力的教师很多时候往往同时承担了多份工作。

年,王伟龙接手信息课,地处远郊难不倒他,架设服务器,制作学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