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通线上的每一寸钢轨
都是铁道兵用汗水和鲜血铸成的」
本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18分钟
作者:张松柏
沙通铁路南起北京沙河,横贯赤峰全境,终至通辽,全长公里。整个工程自年5月开工建设、年12月4日全线通车、年5月1日正式交付运营,共历时八年时间。沙通铁路是继京哈铁路之后,连接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铁路建设的重点项目,更是改变赤峰历史的重大工程。沙通铁路开工建设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却给赤峰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年,与沙通铁路同时建成的赤峰新火车站
01
铸就钢铁长城
沙通铁路,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国防铁路。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苏军沿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年3月又爆发了“珍宝岛事件”,一时战云密布,中国北方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绵延千里的大兴安岭,正是防止外敌机械化军队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遂成为我国重点加强防守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大兴安岭东侧山地交通落后,迫切需要修建一条铁路,以保障军需物资的运输和野战部队的快速机动。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决策修建沙通铁路,铸就一条保卫东北、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钢铁运输线。
沙通铁路由中国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担纲设计。该铁路从北京沙河引出,穿越燕山和七老图两大山脉,共凿穿座隧道,延长达78公里,其中长度3公里以上的隧道就有4座,最长的隧道长达6公里。铁路途经潮白河、滦河、辽河三大水系,共建有桥梁座,延长达45公里。其中米以上的桥梁达12座,最长的是位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建昌营镇的老哈河特大桥,长米。整个沙通铁路桥隧比高达15%,总投资约15亿元。
七老图山脉,沙通铁路穿行其间
沙通铁路在设计上也体现了战备需要。如赤峰至北京路段,许多地方特意设计修筑隧道,就是出于防空的目的,在敌机轰炸时,火车可以利用隧道做防空洞使用。这种设计,也提高了铁路工程的造价。铁路建成之后,又修筑了许多支线铁路和国防公路,并建立了大量军需仓库。像赤峰境内的平双公路等,都属于沙通铁路的配套体系。
沙通铁路建设正值“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尚处于低潮。国家不惜花费巨资,并调动大量铁道兵部队修筑沙通铁路,这是那个年代国际形势急迫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期反修防修高于一切的具体体现。
沙通铁路建成之后,部队在各大火车站配置了军代表,专门负责军事调动和军需物资的运输,沿途所有火车皮都优先供军方使用。年对越反击战爆发之后,苏军在东北边境蠢蠢欲动,东北边防形势骤然紧张。赤峰火车站货场所有已装载的货车都紧急卸货,用于运输军事物资。那段时期,成列成列的火车满载着坦克、大炮、汽车从沙通铁路运往东北,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
02
鏖战千里沙通线
为了尽快完成沙通铁路的修筑任务,中央军委调集了铁道兵五个师二十多万人,承担沙通铁路的修筑任务。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项壮举。
沙通铁路修建时,赤峰市还是昭乌达盟时期。担负昭盟境内路段施工任务的是铁道兵第九师,师长吴宝田,政委李际祥。铁道兵部队编制较大,铁九师辖第41、42、43、44、45等五个团,约三万多人。师部设在赤峰城内,各部官兵沿铁路线一字排开,分布在长长的施工线上。铁九师就这样开始了在昭盟长达八年的筑路历程。
苍茫云海七老图韩晓伟摄于大城子镇玉皇梁
沙通铁路在昭盟区段全长公里,从西到东途经赤峰县、赤峰市(今红山区)和敖汉旗。此路段地质结构和气象条件十分复杂,施工难度极大。西部是七老图山脉的崇山峻岭,中部是浅山丘陵,东部是科尔沁沙地,全线时而山高险阻、时而黄沙漫漫。铁道兵战士们顶风雨、战严寒,此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的。
在七老图山脉和燕山山脉,断层纵横,石质破碎,山体不稳,铁道兵官兵们迎难而上、不怕牺牲,以血肉之躯完成了隧道施工任务,谱写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时代壮歌。跨老哈河钢铁大桥是沙通铁路最大的桥梁,由41团负责修建。由于工期短,有的连队曾连续施工36小时,推水泥车的战士困得把头扎进泥浆里。从工地上撤下来时,有的战士倒在地上就睡着了,体现了铁道兵钢铁般的意志。
居住在赤峰市区的群众,能经常看到近郊沿线的施工景象。红庙子至市区之间有一个高坡,削坡工程量巨大。铁九师使用的是当时国内马力最大的两种推土机,即红旗一百和移山八十,每台推土机后跟着一台铲土机,来回穿梭碾压。部队采取人停机械不停的方式加班加点奋战,几百台施工机械24小时昼夜不停,场面蔚为壮观。红庙子公社也组织上千人配合施工。经过一年的时间,一条几十公里长的垫方路基全部完工。
为防止沙漠对铁路的侵害,铁道兵们在铁路沿线修建了绿化带,并帮助组建了治沙林场,负责沙地林带的管护工作,硬是在科尔沁沙地上人工营造了一道绿色长城,保证了沙通铁路畅通无阻。
松山区境内沙通铁路的隧道桥梁
在沙通铁路各个施工工地及营房驻地,每逢列队出工和收工,铁道兵战士都齐唱《铁道兵之歌》,以鼓舞士气。歌中唱道:“打通昆仑千重山,又战东海万顷浪,林海雪原铺新路,金沙江畔摆战场。”显示了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豪情壮志。
沙通铁路的建设,给铁九师官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至今,老一代官兵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