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瞿依贤张英陈默如果从空中俯瞰年4月1日凌晨的上海,会看到一个历史性时刻:黄浦江东岸一侧的上海是完全静止的,而城市的另一侧则有些许流动。3:00,浦西进入静止,而后,浦东慢慢动了起来。生活在其中的超过万上海人,都需要遵循这样的规则。“从我出生起,第一次经历黄浦江轮渡停运,”一位土生土长的80后上海人说。自从30年前浦东开发开放以后,人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象了。不过,对一个日增新冠病毒感染者超过人、一个月出现3.6万感染者的中国城市来说,政府的应急管理举措,已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活力了。他们分两批在一半的城市区域进行封闭和检测。
这一次黄浦江东岸的使命,是为了取得对新冠病毒战斗的胜利——用最小的代价找到并控制所有的感染者,然后逐步实现清零。到4月1日3时,浦江西岸开始接替实行“全员静止、全域管理”。整个城市的准封闭状态,将至少持续8天。
这次剧烈的调整,对上海人影响巨大。新冠病毒已经在地球上肆虐了两年多,上海是全国甚至全球城市中卓有成效的防疫者。它甚至一度能将新冠病毒的管控区域,缩小到半径只有几米的一个奶茶店。极致的“精准防控”,不仅仅体现了上海城市管理的高效精确,也让中国保有人们体面之下执行“动态清零”的标杆样本。
然而自3月初发现奥密克戎病毒亚型BA.2之后,上海破防了。在接下来二十多天中,当地引为自豪的“流调——精准控制——消杀——清零”手段失灵。病毒肆意在城市里蔓延,感染者的人数还在迅速攀升。针对新疫情的准备不足,在医疗机构、基层社区的防控动作中不断暴露。主政官员在疫情持续快足月的时候,决心打破“不全员核酸”的决定。
基于中国强大的动员能力,困难和低落情绪的蔓延也没有改变绝大多数人的信心:上海无疑将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这次规模甚至超过武汉的疫情,在进入可控状态之后,上海能否形成成熟有效的模式来应对未来新冠病毒的衍变,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上海“半封”背水一战
4月1日凌晨3点,浦西万人开始在封闭的状态下,通过核酸检测筛查消杀病毒。两个小时后,已经封闭4天的浦东浦南地区才开始有条件解封。
几天前的27日,上海市的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达到例,新增趋势已经延续了20多天。当地专家通过分析筛查结果,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区域聚集和全市散发并存两个特点,存在面上爆发的潜在风险。经过综合研判,决策者认为有必要采取更果断、坚决的措施,进一步降低人群的社会流动性。
到29日,上海当日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近例,上海市30日决定以“彻底排查感染源,彻底摸清底数,彻底切断残留传播链”为目标,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等措施。
为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上海已改建2家体育馆、1家人才公寓、2家大型展览馆并投入使用。在3月25日启用的世博展览馆,集中隔离收治点的床位数可达到张左右,已经集结了来自上海5医院共名队员,其中医护人员人,包含医生人、护士人。3月3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用,该隔离点改造场馆总建筑面积超30万平方米,设计床位超过1张,是目前上海最大的集中临时隔离收治点。
随着病例数的快速上升和蔓延以及集中救治点的启用,上海市现有生活和医疗资源极限承压。来自苏浙皖的医护力量从3月28日凌晨开始陆续集结到位,进入上海多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西安则陆续派出PCR实验小分队、三栖救援队等赶赴上海支援病毒检测和消杀等工作。与此同时,江苏常州市青龙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城市基地也做好30万管检测能力的设备、试剂等物资准备。
保障全市多万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对上海的统筹、组织、调度能力是一次大考。来自苏浙皖、山东、四川、云南、湖北等地捐赠的新鲜蔬菜,纷纷运抵上海。全国“菜篮子”基地山东,在保障原有供应链稳定的基础上,迅速建立供沪、供吉蔬菜联保联供机制,确定潍坊、临沂等5个市场保供基地,组织40台保供车辆满足应急物资需求。
当下局面对上海来说,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挫折。经济观察报记者查阅发现,在本轮疫情之前,上海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大约发生过12次疫情,几乎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应对,传播范围较小,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动态清零”。
但这一次,老办法不灵了。
从3月12日开始,当地已经组织开展了三轮的核酸测试和一次抗原检测,但是“病例数量越筛越多,疫情的爆发点越来越多,感染面越来越大”。
上海以往抗疫做法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最大限度减少对普通民众工作生活的影响。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今年1月,上海出现一例确诊病例,该病例的工作地——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愚园路号随后被列为中风险地区。该地址对应的是一家奶茶店,面积仅20余平方米。最小的中风险地区,当时迅速成为刷屏的美谈。
一位国际知名公卫专家评价:所谓精准,就是能不封尽量不封。上海有水平很高的一批疾控人员,哪怕入境客运量、货运量那么大,这也是他们过去做得好的原因之一。但问题在于,越精准,就越可能出漏洞。这是个悖论。抓得严肯定疏漏越小,但是对社会的影响会比较大。
该专家认为,目前上海防疫思路,跟全国没有区别,“理想状态下应该浦东浦西同时筛查,先从浦东开始,回头再去筛浦西,可能浦东比较严重,所以集中精力就筛浦东。虽然是先筛浦东,但浦西也不是完全松开的。其次是核酸能力,浙江和江苏一共调了个人来支持,说明核酸检测能力不足,要尽快控制重点区域。还有一点考虑,上海的防控一直注意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分两块,尽管运转水平比较低,有一半在运转。现在实际情况吃饭买菜问题看,这个决策是有效的。”
溯源:没管住的华亭宾馆
上海本轮疫情始于3月1日,此后逐渐蔓延。截止目前,官方所披露的病毒最早潜入不设防城市的坐标,是位于徐汇区中心地段的老牌五星酒店华亭宾馆。
据官方公布的流调,3月6日至3月10日,居住地址为漕溪北路号(华亭宾馆)的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合计超过10名。上海市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