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期间,马老师带我玩了很多地方,他说就算“上海深度游”吧。
宝山在上海的东北方向,隔江就是崇明岛了,我们开车一路向北,马老师给我介绍宝山的情况,说他年轻时也在这里工作过,是开卡车运输建筑材料,他20岁就开车,现在74岁了,还在开车,应该是驾龄最长的上海人之一了。
马老师说最知名的是宝钢,但是“宝山”没有山啊!
1、闻道园看“古宅”马老师带我去宝山游玩,第一站是叫“闻道园”的地方,是一个很大的园子,里面有一些徽派建筑,很气派。
这些建筑虽然是老房子、老建筑,但却是拆迁来的,原来是安徽的大户人家,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要了,就整体搬迁到了这里,又是按原来的样子复建。
这些房子都是清末期的、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建筑格局很大,用料也很讲究,堪称民居中的精品。
如果现在评估,都是文保单位了,可能是拆迁得早,没有什么影响。
可能是疫情还是别的原因,就两三个房子可看,其他不开,显得孤单和名不副实。
特别是20元的门票(半票)似乎有些不值,毕竟是舶来品,不是原来滋味的东西了。
其实就建筑而言,离开原有土壤,就是一座标本而已,没有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依附了……
2、罗甸古镇看古街马老师带我去上海宝山游玩,第二站是罗甸古镇。
这个古镇不大,但是却有运河古镇的特色,一条临河的街巷,自建镇以来就是商业运作的模式,临河的一边可以靠近装卸货物,而临街的一面就可以开店出售了。
据说这里已经有多年历史,是明代一位姓罗的商贩到此最先开店,后来就形成集市,一度是上海北郊的四大名镇之一。
这里有几座古桥还是不错的,小巧而精致,其他的古迹不多。
古镇的商铺都是经过维修的,仔细看有古建的痕迹,但是外表的涂抹与翻新似乎是一天完成的,完全没有错落的时代感。
历史的空间没有了,其实这也是很多古镇的维修做法与命运,一刀切的维修,没有了个性,失去了活力。
古镇人不多,很多店铺甚至不开,但与纯粹的旅游古镇不同,这里还保持着很多传统的商店与门市。
而餐饮的价格也不高,似乎虽然也被旅游带动着,但又不失传统商业模式的牵扯,这一点到有些烟火气的味道,10元一大碗的素面。
3、吴淞口看长江、黄浦江,曾经的战略要塞马老师带我来的最后一站是吴淞口炮台遗址。
吴淞口在近代史上是一处伤痛,这里曾在年抗击英军的侵略。
最没有想到的是这里不仅不要门票,停车也不收费,没有身份证登记一下就可以,在当下是相对宽松和具有人情味道的景点。
这个公园很大,要走很远的路,但是景点不多,特别是靠近水边的一面又都被拦截住维修湿地,贝壳馆又不开,可看的东西也不多。
但这里又是非常重要之地,它是长江与黄浦江交汇的入海口,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在这里算是走完了路途,归入了大海。
而吴淞口炮台又是长江门户的守护地,了解近代史的人都会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所以从地理、到历史,再到人文,这里都是应该来看看的地方。
似乎没有看到什么,但在内心却看到了很多的东西。
有的时候我们各地走走,并不指望非要看到什么,而是能激起内心的涟漪,能引起我们内心的独立思索,也能让我们的生活有一种期盼与割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