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宝山区吴淞街道西朱新村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在社区治理“精细化”上下功夫,不断上演小区颜值“变形计”,争做小区文明内涵“领路人”,让西朱新村“旧”而不“衰”、魅力常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小区发生了哪些改变吧→
拆改结合,车棚进入“升级版”
小区非机动车车棚原有环境一直“脏乱差”,车棚管理员还在里面安了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居民区党总支联合业委会通过多次上门做工作,清退了车棚管理员,拆除了车棚里的违章搭建,清除了“僵尸车”,并对车棚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车棚集智能充电、智慧门禁、智慧消防和24小时监控于一体,电动车充满后可自动断电,一旦发生火灾还能在第一时间报警并自动喷淋,切实消除了安全隐患。
优化改造,小区有了“门面担当”
有居民反映,很多陌生人能随意进出小区,太不安全,而且大门外的“三不管”绿化带里都是垃圾,大煞风景。
为此,居民区党总支牢牢把握同济路“美丽街区”建设所涉及的小区大门改造项目正在施工的机会,与区绿化市容局多次协商沟通,将原先的“三不管”绿化带改造为极具人文情怀的宣传画廊,并加装了志愿者岗亭。
在小区大门改造时,增设了人车分离智能门禁通道,使楼道、车棚和大门门禁实现一卡通用,并定期派专人检查维修,聘请第三方统一管理,真正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引得居民纷纷拍手称赞。
美化更新,小区开启“美颜”模式
为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全面升级,居民区党总支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后,引入专业设计团队,通过手工彩绘,对小区窨井盖、障碍球、废弃的墙面、葡萄架等进行全面“微更新”,并结合“创全”和吴淞文化等主题及社区自身特点,引导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手绘中来。“微更新”让老旧小区焕发出“逆生长”的活力,也激发了居民自治的热情。居民一起将葡萄架打扫干净,清除杂草;在活力楼组创建中,又自发打扫、美化楼道,小区全面开启了“美颜”模式。
走心设计,长廊注入文化内涵
小区车棚前有一条长廊,利用率一直不高。考虑到小区缺少活动室,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多次商讨,决定将长廊打造成居民公共活动空间和党群文化宣传展示阵地。
为此,党员、群众齐出力,在长廊加装挡风门帘,将座椅重新粉刷、立柱精心彩绘,重建玻璃顶棚。改造后的长廊十分敞亮,成为社区党员、群众、志愿者开展学习交流、文娱活动、聊天谈心、志愿服务的主阵地。
齐抓共管,社区惊现“百草园”
贤蕨、金银花、香叶天竺葵、驱蚊草......位于小区南门左侧的一片昔日令人头疼的“杂草园”,如今变成充满野趣和人情味的“百草园”。
去年夏天,居民区党总支邀请中草药养植专家设计改造方案,选择栽种中草药植物种类,将绿地打造为社区“百草园”,同时吸引爱种植花草的居民加入改造,按绿植品种划分责任田,对绿植进行认领养护。
小小“百草园”不仅给小区“颜值”加分不少,还“身兼”中医药文化科普功能。
走出去、引进来,文明养宠更有“绝招”
为从源头上解决不文明养犬这一治理难题,居民区党总支将其他街镇利用“蚯蚓塔”来收集宠物粪便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实际引入小区。通过招募社区志愿者纯手工制作“蚯蚓塔”,邀请共建单位和社区养犬家庭一起参与选址和安装,深入科普“蚯蚓塔”的降解作用,提高居民文明养犬意识,助力社区环境再上新台阶。
攻坚克难,绿地改造必出精品
小区西侧一绿地因土地使用权存在争议,常年失管,环境较为脏乱。为此,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向街道反映,在区绿化市容局和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这块绿地完成了焕新改造。如今走进被改造后的绿地,道路“靓”起来了,绿化带“绿”起来了,老百姓更开心了,真正使老旧小区从“脏、乱、差”变成了“净、畅、美”。
过去一年,西朱新村居民区围绕居民的所盼、所想、所需,进行小区“微更新”“微改造”,促进社区环境升级、配套升级、管理升级、文化升级、幸福升级,给居民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和美好。新的一年,居民区将再接再厉,为居民带来更多的“新福利”!
通讯员:池海佳
编辑:徐世恒
校对:赵慧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