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走进吴淞街道李金、牡丹江路、长征新村、海滨四村、桃园新村、海江新村居民区,看这里居民的幸福感如何再“加码”!
李金居民区
老旧车棚改造,破旧棚变“暖心棚”
李金居民区原有车棚配套设施老化,居民用电不规范,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为此,居民区党总支历时一个月,对老旧车棚进行改造升级,将空间利用最大化。改造后的车棚设56个车位,采用智能化管理,并加装消防设施,实现“一键扫码”即可充电,方便快捷,价格亲民。
种花草修木椅,花匠木匠齐上阵
居民区有两位热爱公益的“能工巧匠”,马师傅热爱花草种植,姚师傅擅长木艺制作,他们将爱好投身于社区志愿工作中,用自身智慧扮靓社区一角。马师傅将家门口小小一方花圃悉心呵护十余年,使这块绿地从冷清与荒芜变得生机盎然。姚师傅则自掏腰包,主动包揽小区花园座椅整修工作,经过组装、打磨、刷漆等工序,为小区居民打造了一个舒心休憩的小天地。
绿化带改晾衣架,晒衣也是“晒幸福”
居民区原来没有晾衣架,私拉绳线、乱晾晒等不文明现象突出。为方便居民生活,解决晾衣难题,居民区党总支广泛听取居民建议后,将居民楼下原已枯黄的绿化带改造成户外晾衣架,既方便了居民,又美化了环境,居民点赞到:“晴好天气,方便居民晾晒衣被,为居委为民解难的举动点赞!”
勇对巨型马蜂窝,清除隐患解民忧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走访过程中发现小区花园一棵树上有个足球大小的马蜂窝,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她当即拨打,但由于花园面积小,消防车无法开入,树枝细软又给架梯增加难度,消防人员勘查后表示无法立即摘除,若强行拆除焚烧,只怕会引发马蜂飞出伤及居民,所以要等到温度下降,树枝稀疏,用水枪将蜂窝冲下。书记听从专业人员意见,反复查看天气预报,终于等到有利时机,请消防人员彻底清理了马蜂窝,保障了居民的安全。
积水“盆地”不见了,闹心路变平安路
一遇下雨天气,淞滨支路弄8号、9号楼门前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就会有大量积水,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居民区书记及时向街道反馈问题,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形成解决方案。经过街道相关部门的抢修和改造,终于,居民家门口的这段“闹心路”不再闹心,积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牡丹江路居民区
把握关键点,聚焦群众烦心事
通过走访调研、梳理问题,牡丹江路居民区党总支发现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是小区充电难。为此,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在小区增设了新能源充电桩15个、电动车充电处4处,并推动此项工作持续进行。同时,对“飞线充电”现象加强巡查,全力筑牢小区安全“防火墙”。
找准切入点,快速解决困难事
海滨五村、八村通道旁店铺长年杂乱,虽已整治多次,但仍存在“钉子户”,走廊打牌打麻将现象严重,时常出现扰民、随地大小便、破坏绿化等不文明现象。为此,居民区党总支联合城管等相关部门,对该通道进行集中整治,转移安置快递柜,规整杂乱店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抓住落脚点,提升群众幸福感
海滨七村街心花园的改造让这里的居民感受到了幸福,旧镂空的花架棚改成中式凉亭,成为小区老年人聊天谈心的好去处。随后居民区党总支又牵头为凉亭安装了大理石立墙和窗户,将木条凳改造成一体式坐凳,成了老百姓名副其实的“集体后花园”。
着眼难点,保障居民安全感
位于海滨五、六、七、八村之间的“五八通道”狭窄又人流众多,影响居民正常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居民区党总支明确重点,攻克难点,率先制定了安全可行的改造方案,很快得到了街道、物业、业委会的支持,短短5个工作日,改造项目的施工就顺利完成。“舒心多了,拐个小弯,却是迈出了幸福的一大步!”居民们都高兴不已。
长征新村居民区
撤掉“门中门”,为民消除噪声困扰
长征新村小区由于通行需要,北大门上开了个小门。由于小门连接小区与马路对面的学校及商铺,居民出入频繁,很多居民反映了小门扰民的事情(小门关上时,有撞击铁门的声响)。为此,居民区党总支集思广益,最终一致决定将现有小门焊死,并在旁边的水泥柱上重新开一个小门。几个月下来,新开的小门基本没有修理过,既解决了频繁维修的问题,又解决了开关扰民的问题。“再也不用听‘咣咣咣’的声音了”,居民们一致称赞叫好。
海滨四村居民区
心系群众鱼得水,这里军民一家亲
海滨四村居民区水产路弄属老旧部队小区,空间狭小,房龄老化,居住环境、质量和功能渐渐下降。因小区无业委会,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和部队协调沟通,争取支持,终于迎来了小区综合改造的机会。改造中,统一墙体外立面色彩、雨棚、晾衣架、空调外机支架;改造绿化并划出停车线,保证车辆有序停放;改造小区雨污水管道、阳台顶漏水,加固房屋结构等。对于居民关心的安装电动车车棚和充电桩事宜,居民区和部队现场进行规划调研,并征询居民意见,最终建成4个车棚,可容纳50多辆电动车充电。
桃园新村居民区
牢记群众呼声,力解“悬空老人”问题
桃园新村淞滨路弄13号楼的12户居民,有8户是60岁以上老人,加装电梯成了他们翘首以盼的事儿。就在去年,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业委会、物业、楼组代表和电梯公司多次开会讨论,靠着邻里间的互相理解,最终推动加装电梯项目顺利开工!居民的脸上笑开了花,对未来便利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迅速采取行动,实现充电桩全覆盖
为推进泰和路弄小区电动车加装充电桩这一“民生工程”的顺利落地,桃园新村居民区党总支积极与吴淞物业、业委会沟通,联合小区楼组长全面摸排,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历时半个月,弄小区实现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全覆盖,惠及多户居民。
重视居民诉求,推动实现晾衣自由
桃园新村旧房改造项目胜利完工后,居民一个个喜上眉梢。但不久,15到20号楼的居民来居委诉苦,原来施工中拆除了15到20号楼前晾衣架。居民区党总支第一时间联系工程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实地查看情况,但工程部表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增设。经过坚持不懈地沟通协调,去年8月,工程部终于答应增设,但对于增设位置,居民又提出异议,不理解原来的位置很好,为什么要移到别处。居民区就用科学论证来征得理解,历时一周,每天由社工和居民一起从日出到日落记录两个地方的光照时间,后把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告知居民,居民了解情况后纷纷表示赞同。
心系居民安全,高效促进探头安装
桃园新村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旧房改建后,技防设施却迟迟没有到位。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多次会议、多方协商,制订安装探头实施方案,做实做细施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短短一个多星期,工人们就高效完成了小区探头安装工程,居民们无不拍手叫好。
海江新村居民区
荒地“变身”停车场,巧解居民停车难
海江新村1号至23号小区空间小,居民停车难,停车纠纷不断。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寻求了多种途径缓解这一问题,但都不尽人意。经多次实地了解、考察,业委会发现小区西侧一块闲置的荒地适合改建为停车场。经开会商议,拟定改造方案并征得居民同意后,荒废的地块“变身”成了整洁的停车场,不仅解决了“脏乱差”问题,还为居民增加了近20个车位。为满足居民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停车场上还将设置集中充电区,进一步解决群众困难。
通讯员:池海佳
编辑:肖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