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参观了上海宝山寺,我真的是太喜欢这里了,有多喜欢呢?我想给自己在这里安个灵位,永远守候在这里。
我之所以如此喜欢,是因为它真的太美了,若不是自己亲自到访,我会怀疑,自己是否身处在上海。
宝山寺所有的建筑,包括高55.3米的地标性建筑“金塔”的木材都是来自非洲红花梨木,且不用一颗螺丝钉,全都是由榫卯构造搭建而成,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来之前听说宝山寺是唯一获得鲁班奖的寺庙,别具一格的仿唐建筑。
有人说可以媲美京都的金阁寺,被誉为“中国小京都”。
可是当我实地到访之后,发现“小京都”这名字实在有些偏颇。
虽然宝山寺没有金阁寺那么悠久的历史,但两处景观带给人的震撼是不一样的:一处是金碧辉煌,小巧玲珑;一处是规模宏大,气势如虹。
归根究底,这金阁寺本就是受到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京都更是参考了唐代的城建规划,所以究其本源还是唐朝的式样。
真心把这个景点安利给所有的网友,若去参观上海宝山寺,我有几点建议给大家:
一是要天气好。宝山寺里超级能出片,除了原汁原味的仿唐建筑,寺院的园景、构建、配饰、屋脊、瓦当、滴水、飞檐都充满了艺术性,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
我去的时候挑了一个大晴天,连补光都不用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二是避开人群。作为寺庙建筑,修心念佛是其主要功能,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或是佛教节日,来访的香客络绎不绝,虽然这些日子的香火券只要半价,但是体验感也是打了折扣。
所以各位如果纯粹为了拍片,不妨避开这些节日,另外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网红地,周末打卡的人也不少,周末出游不妨早点出发。
最后给大家分享下,我此次宝山寺之行的感想。
上海宝山寺最早是始建于明正德六年,即公元年,此后经历了明、清、民国等朝代的更替,但院落规模一直在发展扩大。到了年,它已经成为了上海北部最大的佛教寺庙。
年为了配合宝山区的发展规划,宝山寺异地重建,年宝山寺开山周年的之时,举行了盛大全堂佛像开光揭幕仪式。
若从建筑上来说,如今我们看到的宝山寺及其佛像、壁画都是全新的现代作品。
每个时代的佛像的艺术特征都有其时代特点,比如:
北魏时期佛像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
唐代佛像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
明代佛像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姿婀娜。
所以我在参观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里的佛像和其他寺院的佛像“很不同”。
他们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眼传神,给人一种亲切感。
尤其是在大雄宝殿背面的一幅现代油画《海会云集》,上面一共绘制了佛、菩萨、罗汉、金刚、供养人等位人物形象,仔细端详他们的样貌,会发现和我们现代人无异,这幅画就像是现代人的浮世绘。
若时间能够快转至五百年以后,那时的人们在看到这件作品,他们一定会说:“噢,这就是五百年前老祖宗的艺术审美,线条圆润,表情丰富,不像我们现代人,冷冰冰的。”
上海宝山寺游览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