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群人,和你相逢于偶然,却愿意用每天的8个小时、10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教你本事,听你心事。他们和你非亲非故,却真心实意地盼着你好,盼着你离开他们的怀抱,有勇气、有能力振翅飞翔。他们可能很温柔,用一双笑眼抚慰你的失落和不安;也可能略严厉,但若干年后回忆起来,那句句箴言早已不知不觉化作风帆,助你远航。在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我身边的好老师”专栏,把最深的敬意,送给可亲可敬的他们。
图说:赵永青和她的学生们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上课的时候,要把身子坐直,想一想树一摇叶会落……”在课堂上脱口而出这句话的时候,青年教师陆赟晨在心里笑了——这不就是自己的赵老师挂在嘴边的话嘛!只不过,如今站上讲台的,成了长大后的自己。
“医院休舱了!”大学生村官龚凯文扎根长兴岛新苑社区,看到这个好消息,也立刻想到要汇报赵老师。奋战疫情封控一线,帮居民配药、送快递,无数次奔走,他瘦了20多斤,因为他一直记得老师当年的叮嘱——男孩子嘛,就是要多干活,才有担当。
他们口中的赵老师,是宝山区教育学院实验学校语文教师赵永青。教了36年语文,当了26年班主任,她本应在今年4月25日退休,但碰到疫情封控,教学秩序被打破,她主动提出将这届初二年级带到学期结束,让孩子和家长心安。
然而,在学生心里,赵老师的课堂永远不会下课,她说的很多话,不知不觉被刻进了心里。求学、恋爱、失恋、生子……成长的每一步,他们总习惯听听赵永青的主意。除了三八节、教师节、春节回想着回来看老师,一届届学生都有个共同的节日——“4.25赵老师生日”,请上年假来看老师。学校附近的小面馆里,最多的一次,热热闹闹下了28碗生日面。
用美的语文让孩子懂得生命
“再一次与你们相约云上,有些无奈,但也很不易,我们依然要珍惜!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藏匿在书页间、草木间、鸟语间……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每一个平常的哪怕有一点忧郁的日子,都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熠熠生辉。”
“愿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主人翁态度对待这场战役,在宏大的叙事进程中,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一个、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
“今日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重温留给岁月,向往萌发心间。每一个春天的句号,一定是心有芬芳、欣欣向荣。”
讲台生涯的最后一个春天,赵永青给孩子们留下的是每天上课前的一段段“云中寄语”。
图说:赵老师每天给同学们的云中寄语
这届学生三年初中,两度疫情,赵老师写给学生的“云中寄语”写了则,合计4万余字,分享抗疫感悟,用积极向上的力量,鼓励着疫情阴霾笼罩的少年。有时是她自己读,后来就变成同学们争相读。“云中寄语”就像一段段温柔铃声,开启每天的语文课。学期末的最后一课上,孩子们“抢”过了赵老师的笔,把自己的不舍和思念,融进了文字。
“仍记得赵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您在黑板上写下‘倾听’二字,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守候在屏幕前,倾听这跨越时空的最后一课。这三年间我们认识了一位特别的语文老师,从摘抄分享到云中寄语,从观看感动中国到评讲每个学生的作文,赵老师想让我们知道语文并不只是成绩单上的几个数字,它还是一门浪漫的学科,赵老师想让我们穿过喧闹的尘世,去看清那语文之美。”这是孩子发自肺腑的话,读着读着,大家都哽咽了。赵永青觉得,孩子们读懂了她,更读懂了语文,读懂了生命。
她说,学语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多做几分,多对几题,而是要让孩子们感悟到文字的力量,收获“美的语文”“快乐的语文”。很多孩子怕作文,她每布置一道作文题,一定会自己先写一篇。往往五分钟内,几百字出口成章,这让孩子们渐渐觉得,写作,似乎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即便知道赵老师退休了,但是孩子们仍喜欢来“发嗲”,把新写的习作,和赵老师分享。闲不下来的赵永青干脆在暑假里通过腾讯会议,开启了“赵老师的语文课堂”,纯公益,纯分享,只要喜欢,无论哪个学校的孩子都欢迎来“蹭课”。她说,愿更多的孩子学有所获,那是做老师最大的快乐。
图说:退休了,赵老师仍为孩子们开设了公益“空中课堂”
用一点光去点亮一群人
如同“云中寄语”记录的那样,教与学生的日常似乎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累积起来,正是这日常的琐碎,慢慢积累成了一份“母子情”“母女情”。
赵永青笑言,自己的日常生活坐标里,常常无序排列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有时候在静阅十几岁学生作业的同时,还要耐心聆听一个三十岁年轻人的忧伤诉说或是喜悦的分享,如此种种,都变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页。”
他们记得赵老师语文课上的一笔好字、一手好文,更记得课堂内外赵老师怎样“宠”着自己——成绩落后了,会被赵老师在课后叫到办公室讲题,除了知识,还会收获热乎乎的饭菜和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温柔的赵老师也会“骂人”,但批评孩子们前,会悄悄先关上窗。她说,你们是我的孩子,“家丑不可外扬”,你们改正了,就不会被别人批评了;在她眼里,一个老远能和老师热情打招呼的孩子,比一个考试总拿高分但待人冷漠的孩子,要可爱得多。
赵永青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在她的课堂上,哪怕是今天字写得进步了一点,作业本都有机会被投影打到屏幕上,赢得全班表扬。她相信,教育是一点光,点亮一群人。
图说:孩子们长大了仍时常回来看望赵老师
陆赟晨觉得,他和他的小伙伴就是这样被点亮的。考大学时,小陆一心想外出闯荡,于是考去了北方一所艺术学校,却因为天气寒冷等种种因素感到不适应。他想着老师常说的“见字如晤”,便给赵老师写来10页手写信。他等到的不仅是老师的耐心回复,还有来自师弟师妹的远程鼓励——赵老师把他的信打到屏幕上当成了范文,表扬他字体优美,字里行间充满真情实感。课堂照片传来,小陆觉得受到莫大鼓励。毕业后,经历了一番求职困扰,在赵老师的启发下,他忽然感到,校园是能让自己心安的地方。于是,赵老师鼓励他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帮他联络实习单位。如今的陆赟晨,已经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今年6月1日,可以走出小区第一天,小陆就骑着车,为赵老师送来一份迟到的生日礼物——疫情封控期间,他想着为孩子们开发一门拓展课,便自学起了篆刻。他挑了一枚老师最爱的竹子形状的印石,为老师刻了一枚章。
赵永青告诉记者一个秘密,自己和杏坛有着不解之缘——她的母亲是老师,她和先生是安亭师范的同学,如今,她的女儿柳絮儿也成了一名教师,从教不久就获得上海市中小学见习教师基本功大赛综合一等奖和课堂教学一等奖。每日餐桌上,似乎就像是开一次小型的教学研讨会。礼拜天小柳老师去学校加班,赵永青则帮她收了两份快递——一件是给毕业学生的小礼物,一件是奖励孩子们的笔,多支,全是小柳老师自己买的。柳絮儿则说,这点点滴滴,不知不觉都是学着妈妈当年的样子。
新民晚报记者陆梓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