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弹指一挥间;五年,有足够多的事物发生变迁、更迭。

年的最后一个月,上观新闻推出“品区·五年”系列,送给宝山的关键词是“后浪”。

02:08

宝山

关键词:后浪

过去5年乃至更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宝山孜孜以求探索转型——经济转型、城区转型、管理转型。当下,怎样用好老工业区原有资源,踩准时机引入新兴资源,乘着一波波“后浪”勇立潮头,是宝山面对的一道考题。

“十三五”末,宝山区“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最新定位正式亮相。这其实是宝山的“华山一条道”。只有这样,宝山这只“小齿轮”才能挂上国家战略的“大齿轮”,区域的“小端点”才有望跃升为全局的“大节点”,将对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乃至整个城市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宝山,依循了从“远郊小城镇—独立工矿区—产业基地—独立新城—中心城拓展区”的发展轨迹,如今作为上海“南北转型”的重要一极,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或将助推宝山“后浪”澎湃。

怎样用好老工业区原有资源,踩准时机引入新兴资源,乘着一波波“后浪”,勇立潮头,对今日之宝山而言,着实是一道考题。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邮轮行业经历了百年未遇的危机。由于邮轮航线全部停航,三大邮轮集团总市值蒸发超过亿美元。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从今年1月底停航至今。

“钢花”变“浪花”,一度是宝山这个老工业区转型的符号。当曾经踏浪而来的邮轮被按下了暂停键,站在这个特殊节点上的宝山,乘风破浪的底气又在哪里?

危与机,向来相伴。短暂的停顿,也是再思考的机会:近日,宝山区“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最新定位正式亮相。

而过去5年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宝山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转型——经济转型、城区转型、管理转型。怎样用好老工业区原有资源,踩准时机引入新兴资源,乘着一波波“后浪”,勇立潮头,对今日之宝山而言,着实是一道考题。

(一)

一片杂草丛生、沙石遍布的荒地,到处是被机械臂吊来拖去的大型集装箱,隆隆的噪音不绝于耳。

这是5年前,上海智慧湾董事长陈剑第一次来到蕰川路6号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情景。这里曾是上海第三毛纺织厂的仓库用地。由于经营不善,大量厂房、仓库、集装箱堆场闲置,环境恶劣。

陈剑在附近转了几圈发现,这个占地面积亩的地方一面紧挨着南北高架,离1号线呼兰路站不过五六百米;一面紧邻蕰藻浜,是上海为数不多可以通航百吨级货船的河道之一。“如果好好改造一下,大有可为。”这位在创意园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法师,看到了希望。只是当他开始招募企业时,对方一听是“三毛仓库”,立马把电话挂断。

不仅是蕰川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集卡、烟囱、仓库,是宝山区这个老工业城区鲜明的标识。

有位区领导曾这样描述宝山道路上的集卡:“就像一只只小蜜蜂,来来往往散播着灰尘。”它们也透露出一个地区的产业特点。“车里装着金属边角料、宾馆洗涤用品、废旧纸箱,说明这里传统物流企业多、堆场多。”集卡不仅跑在马路上,还渗透到各镇、各村的“毛细”堆场——产出效益低的土地大多与落后产能、低端业态相伴,随身贴着“环境负担”“安全隐患”等标签。

年,上海开展“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宝山大场镇一位干部记得:“我们把违法搭建和违规经营的视频材料送到一家市属国企的集团总部,他们看了吓一跳,都不记得自己还有那块产业了。”而一到冬天,镇里干部最担心的便是违法建筑里成百上千的群租人群,“他们用的取暖电器、接的电板插座安不安全?集中用电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五违四必”之下,宝山大场镇贡献了万平方米的拆违总量,居全市街镇第一。

作为上海的老工业基地和能源、港口基地,宝山区在全市各区中工业用地的比重偏高,而经济密度偏低。拯救大量低效工业用地,是这些年宝山区一直在努力的事,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科创能力等方面综合施策的过程。

五年来,宝山通过突破存量工业用地转型瓶颈,大力创新产业用地盘活路径,截至年底,累计完成低效工业用地精准盘活亩。

宝山由“黑”变“绿”有目共睹。仅南大智慧城就累计关停高风险高污染等企业多家。年,宝山区AQI(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87.1%,位列全市第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4平方米,列全市第二。

顾村公园

(二)

当区域环境有所好转,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宝山的发展,还能倚靠“钢”和“港”吗?

宝山曾经因为“宝钢”而闻名。年12月23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的第二天,宝钢在宝山月浦打下第一根桩。以宝钢为代表的大批央市属企业落户后,港口物流、集装箱储运、加工贸易等产业快速发展,宝山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重工业的基地。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重工业兴盛的时期,宝山的经济水平在郊区中屈指可数。但近些年,钢铁行业风光不再,加上自身结构调整,宝钢大幅缩减在沪钢铁产能,与之配套的相关产业也受到影响。

今日的宝武和宝山究竟如何才能互相成就?宝山一直在产业转型中寻找答案。

作为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宝山依托钢铁产业的深厚基础,对接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及“十三五”发展目标,已集聚了大批工业互联网相关优势企业,为传统工业有效赋能,成为全国钢铁电商平台交易集聚中心和大宗商品咨讯服务高地。

以钢银电商、欧冶云商、我的钢铁网等30余家重点互联网平台为代表,宝山区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钢铁电商交易中心,平台结算交易量占全国总量50%以上。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位列全市第二。

而宝武和宝山最近的一次紧密牵手,是在吴淞。今年6月底,作为上海五大重点转型区域之一,吴淞地区打响整体转型“第一枪”——不锈钢20号组团、特钢宝杨路L型厂房首发项目开工建设。按照规划,26平方公里的吴淞工业区将转型成为承载上海北部城市副中心功能的吴淞创新城。中国宝武宣布将出资亿元,加速产业转型、土地腾挪、地块开发,支持吴淞地区城市更新建设。

当下,宝武与宝山央地协同,正携手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打造产城共融的创新样板。

依港而兴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也是“老树发新枝”。年10月开港后,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搭上国内旅游消费升级快车,五年就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邮轮母港。年成为全国首个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

借助地块转型的机会,搭上产业互联网的列车,宝山的“后浪”不断蓄能。客观地说,近五年,宝山区转型发展卓有成效,但还存在优势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集聚度不够等问题。

宝武新貌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三)

如果将目光放得广阔些,会发现美国匹兹堡、德国鲁尔等老工业基地,近年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型过程。

匹兹堡曾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现已转型为以医疗、金融及高科技工业为主的都市,也是全美最宜居城市之一。在转型过程中,著名的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内最大企业就是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

德国鲁尔工业区也曾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它与世界其它老工业区一样面临结构性危机。为此鲁尔区首先发展新兴工业和轻工业,调整区内生产布局,大力发展文教科研,推进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同时整治环境。如今工业旅游发达,被誉为花园工业区。

就宝山区而言,此前依循了从“远郊小城镇—独立工矿区—产业基地—独立新城—中心城拓展区”的发展轨迹,如今作为上海“南北转型”的重要一极,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或许可以助推宝山“后浪”澎湃。

从区位看,宝山是上海联系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海上门户,是离市中心最近的产业承载区,已有和在建的轨道交通有5条。从产业载体看,有吴淞、南大两大市级重点板块,还有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上海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三大市级特色产业园。从创新资源看,紧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还有宝武等龙头央企,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可联动探索,并协同推进关键技术产业化。

在宝山区委书记陈杰看来,宝山建设科创中心主阵地,与浦东张江大科学城模式不同,与杨浦“双创”孵化模式也不同,宝山要致力于技术创新,要紧扣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项目产业化这个突破口和发力点,把科创和产业紧密联系起来,培植差异化竞争力。这也是宝山独特的区位、成本、交通及空间优势所决定的。

应该看到,宝山正处在传统工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阶段,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还需做强做优,向高技术高效率高附加值上转;产业腹地则完全可以承接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关键在于促进科技和产业对接。

11月30日,在宝山,环上大科技园正式开园。将以大场镇、城市工业园、南大生态智慧城为核心区,通过辐射带动,逐步拓展至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以及吴淞创新城等重大板块,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这是宝山近期发力科创的一个大手笔。

12月2日,上海发那科智能工厂三期也正式开工兴建,成为发那科集团继日本之外,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基地。

上海社科院区县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勋认为,宝山区科创建设需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外环线内与外环线外的关系、东部与西部的关系、宝钢人与宝山人的关系、创新创业与存量结构调整的关系、宝山与中心城区的关系。

他认为,针对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产业集聚度不够、载体产出率不够、资源统筹联动不够、园区同质化的问题,宝山区的科创建设要抓住科技小镇、军民融合发展等集中突破,将宝山打造成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中试基地。

上海石墨烯功能型平台

环上大科技园

(四)

当今天的智慧湾成了宝山当仁不让的“网红”园区时,陈剑很庆幸自己当初“判断对了”。

曾经杂乱的集装箱堆场,经过巧妙改造,成了一个个色彩鲜亮的创意企业驻扎地;三毛仓库成了中国首个3D打印文化博物馆;这个焕然一新、融合了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创意园区已吸引多家科创、文创企业入驻。

不久前,星巴克也在智慧湾开出了中国第一家集装箱门店,而热热闹闹的园区夜市集,更是吸引了很多市民来打卡。园区、街区、社区的界限,在智慧湾早已被打破。

在宝山区1、3、7号地铁沿线,有智慧湾、中成智谷、临港新业坊、三邻桥等一批老厂房转型而来的网红园区,原有的落后产业业态均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科创、文化、体育等颇受企业和年轻人欢迎的业态,而特意保留的枕木、烟囱、仓库,则让人感受到了“后工业时代的诗和远方”。

宝山打造科创主阵地,固然要用好宝武、上大这两个区域内的宝贵资源,加快吴淞、南大地区转型,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不过,有大象起舞,也要有蚂蚁雄兵。某种程度上,像智慧湾这样社会力量发展起来的“小而美”园区,也是“后浪”的活力所在。

那么,智慧湾在宝山还可以更多一些吗?答案是肯定的。陈杰打了一个比方:“有人说宝山的空间就像‘五花肉’,园区和居住区混杂在一起,但我觉得五花肉做红烧或者小炒味道都很香。在未来的创新或城市生活中,将努力让每一个小范围的城市功能都丰富起来。”

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社会力量来配置资源,以快速形成空间和资源集聚,并让园区承担起部分城市功能,服务和辐射周边居民乃至更大半径内的人群,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发展路径。

既有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先发优势,也有新兴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后发态势,宝山正进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转型创新时期。诸如快仓智能、云砺信息、叮当快药等一大批近5年内成立、由年轻人创办的在线新经济企业,宛如一支轻骑兵呼啸而来,其勃勃的生机,也给老工业基地带来了全新气象。不过,要真正形成“前浪磅礴、后浪澎湃”之势,恐怕宝山要思考和行动的地方还有不少——

作为上海第一个城乡一体的改革试点区,城乡兼备,可集总部办公、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是宝山特有优势,但怎样用好?

除了商业等配套功能亟需跟上,城市功能以及治理能否进一步优化?

更多的中小微科创企业来了,如何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生活环境?

最近,有个小故事在宝山区流传。说的是大场镇的一家创业企业原本准备搬迁,却突然决定不走了,还准备扩大投资。原来他们要搬走的那天,租住的铂金华府小区居委干部们都来送行。阿姨们一边帮忙打包一边反复叮嘱:在外面一定要记得准时吃饭,有时间一定要经常回来看看老邻居……一番话说得企业负责人险些落下泪来。他想起去年刚来宝山,第一顿年夜饭就是阿姨们陪他一起吃的,在这里的第一个生日,也是阿姨们给他过的。“以前觉得创业的人是没有家的,但在这里,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在那一刻,下定决心不走了。”

很多事情,功夫在诗外,细节决定成败。澎湃的“后浪”,正是由无数腾跃的浪花汇聚而成。

南大智慧城效果图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