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发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

白皮书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全体人民人权保障水平、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人权基础,丰富了人权内涵,拓宽了人权视野,意味着人权的全面发展和全民共享,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篇章,创造了人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奇迹。

白皮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人权事业新境界,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基本生活水准权,以发展促人权增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实行良法善治维护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特定群体权益。

白皮书说,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所创造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为增进人类福祉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白皮书指出,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中国人权发展进步的新起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带领全体人民为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和更高水平的人权而奋斗。中国必将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文如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年8月

目录

前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人权事业新境界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权内涵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权意义

二、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基本生活水准权1.贫困人口食物权得到稳定保障2.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3.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得到充分保障4.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有效保障5.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三、以发展促人权增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1.疫情防控奉行生命至上2.卫生健康服务公平可及3.生活质量显著提高4.就业更加充分5.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6.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7.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8.生态环境持续改善9.人类发展指数大幅提升

四、实行良法善治维护公民权利政治权利1.拓展人民民主权利2.保障人身权利3.保障个人财产权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5.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五、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特定群体权益1.农民权益保障全方位改善2.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保障持续加强3.少数民族权益保障进一步完善4.残疾人权益保障更加有力

结束语

前言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年,是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的年,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权文明水平,丰富发展了人类文明多样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全体人民人权保障水平、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国人权进程中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载入史册的时刻、一个继往开来的时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奋力决胜全面小康,最终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到总体小康直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

全面小康是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切实尊重和全面保障人权的小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人权基础,丰富了人权内涵,拓宽了人权视野,意味着人权的全面发展和全民共享,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篇章,创造了人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奇迹。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人权事业新境界

在中国,“小康”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指免于劳苦和匮乏,生活水平处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种较为殷实幸福的状态。享有安宁、祥和与幸福的生活是人们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根据自身具体国情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蕴含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