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是春日,今日已立夏。5月2日,按照河南省援沪医疗队工作安排,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援沪医疗队正式结束医院工作,医院和集中隔离点。上午12时,郑大三附院援沪医疗队与内蒙古医医院6号楼各项工作交接。
经过30个日夜的奋战,郑大三附院援沪医疗队已经圆满完成张江方舱6号楼的工作,共治愈出院人,支援上海核酸采样5万多人次。
方舱里的那些“暖心瞬间”
年4月3日,医院接到驰援上海的指令,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集结完毕,奔赴上海。队员们不顾旅途的奔波劳累,立刻调整工作状态,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整建制接管浦东张江方舱6号楼,迅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全体队员勇担重任,迎难而上,在领队副院长王军的带领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了一支吃苦耐劳、能打胜仗的队伍。过去的1个多月里,在方舱里有很多暖心瞬间,让人难忘。
医院实施“中西并治”“身心同治”治疗模式,中医医师与西医医师共同查房,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常规服用中药协定方,开展耳穴压豆治疗、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帮助患者改善咽痛、咽干、咳嗽等临床症状,扶正祛邪助力患者早日康复出舱。
在高质量完成医疗救治任务的同时,持续细化病区管理,重点做好医疗服务、生活保障、心理健康辅导和个性化服务。坚持“医疗救治”与“暖心服务”相结合,做好人文关怀和有温度的护理,设身处地解决好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启云端科普,缓解缓解焦虑情绪,为上网课的小朋友制作移动学习桌,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制作坐便器,为患者捐赠换洗衣物,手把手教导老年患者使用健康云软件。
此外,还带领患者在工休时间每天进行健身操、太极、八段锦等有氧运动锻炼,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舱内患者的娱乐生活,让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把方舱变成温暖的“社区”,用技术与温情救治患者。
医院和集中隔离点的“新任务”
按照河南省援沪指挥部的统一部署,5月4日,郑大三附院27名援沪医务人员在领队副院长王军的带领下,来到医院,进行入驻支援前的工作对接,此行受到了该院院长周远航和护理部主任容根南的热情接待。这是郑大三附院在圆满完成张江方舱的医疗任务后,接到的另一个新任务。
据周远航介绍,医院作为宝山区的新冠肺炎救治医院,目前收治了从5个月到90岁年龄不等的患者,涵盖了老人、儿童、孕产妇、危重患者等易感人群。由于人力资源紧张,全院的医生、护士、后勤保障人员都在高负荷运转,郑大三附院援医院注入了新鲜血液,凝聚了更强大的力量。
容根南向组长王宇和伦冰详细介绍了入驻部门目前的工作开展情况,护士长苑春杰、医院护士长就各班工作流程、工作职责进行对接,并带领援沪队员一起进入院区熟悉防护用品穿脱区、用品设备区域。容主任安排感控专职人员向马彩华详细交接了感控工作流程,实地查看了防护服穿区脱区的设置,医疗废物的处置,环境采样和环境消杀的流程,职业暴露的处理。
5月5日,队员们正式进驻医院两个病区。在医院中,老年患者较多,护理队伍不怕苦、不怕累,以“优质护理,有温度的护理”的态度,承担起大小便护理、体位管理,俯卧位翻身,气道管理、口腔护理、做定时治疗等护理工作。
此外,5日上午8点,另一支由医疗、护理、感控、后勤组成的97名队员正式进驻富长路集中隔离点,顺利开展工作。对穿脱区、隔离病房、医护办公室等进行彻底消杀,完善隔离点工作制度,顺利投入工作中。
在上海危难之际,郑大三附院人义不容辞奔赴一线,拿出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勇敢战斗的优秀传统,组织党员和群众充分利用专业和力量优势,各显其能、各尽其力,为上海抗疫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花草摇曳,夏风来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次次在晨曦中疲惫而归,又在夜幕中顶风前行,只为有一天,重重烟火气,历历在人间。如今,方舱任务已经圆满结束。此刻,他们已整装待发,在下一个战场战斗,相信定会赢得这场守“沪”之战。
来源: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