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蕾、耽可、方枪枪、丁超逸

编辑:林子尧

上海疫情期间,“社区团购”开始风靡,它以小区为单位,多数由居民自发组织、购买、联系物业发放,成了如今上海人民,邻里之间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新兴的现象如逐渐转暖的春天,代表着人们强大的生存与生命力,也给了疫情中等待的上海市民新的希望与活力,共同守望着一个没有疫情的春天。

以下为四位上海居民的疫情团购实录

坐标普陀;“原来买鸡蛋可以这么容易”

右手提着一桶3.5L的葵花籽油,左手抓着一个装满食物的大袋子,因两边重量失衡,我的步子还有些一瘸一拐,上个月28号从超市步行回家的经历,我记的深刻。油桶的拉环在我手指中留下粉红印子,有时我得停下交换双手货物,一边换一边笑自己。但我没想到,那是快半个月以来,我离“大卖场自由”最近的一次。

要说自由,其实也不纯粹。那时的我还算自由,但步入的大卖场和往常是完全不同的。

一进门就能看到,离入口最近的一排饮料货架空了一半。距离浦西封控还有3天。拖着带轮手提篮,我直奔核心生鲜区。张望一番兜了一圈,蔬菜区我唯一看到的绿色是青椒,躺在那安安静静,和身边空落落的“小青菜”“西兰花”“西芹”纸牌截然不同,那些菜只能看到它们的图片。速冻区内,我从一排绕到另一排,馄饨水饺已经空了,唯一看到一袋饺子孤零零待在冷冻柜里,我高兴地伸手去够,捞上来发现袋子是破损的。遂放弃,转战零食区屯些耐储存的面包和八宝粥。

“捡残羹”似的从超市里出来,我还是拎了一周的食物。回家赶紧饿了么美团找剩余店铺,买到了芹菜和水饺,拿起外卖袋子的时候感觉能暂时“过冬”。

一直到5号,我对物资方面没太敏感,想着再熬熬又可以出门了,那一天起床很兴奋地看向窗外,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路上几乎无人,远处一个马路口红绿灯数着秒地闪烁,没有车辆没有行人,天气不错的时候除了风声听到的是鸟鸣,没有城市的声音。

第二天做核酸,我才知道我们小区也有了阳性病例。做完我眼巴巴看着小区门口,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感笼罩在身上,不确定的解封日期、不确定的食物供给,我望了望家里冰箱盒子里鸡蛋数就剩2枚,和屈指可数的速溶咖啡,那天加入了蹲点app抢购队伍。

抢菜闹铃

一周前听小区阿姨提及,“我每天都蹲点叮咚抢菜的,能抢到”,这曾给予我信心。第一次设好闹钟抢叮咚,一遍遍“加载失败,请重新尝试”,我看着购物车里加购的食物,未曾见过订单让我选择配送时间的页面。

没关系,群里有买菜攻略表格,美团、淘鲜达、盒马、每日优鲜,这么多呢……我一个个试,设备里装着各种买菜app,有的是家附近没有门店,有的等到8:30、22:00、第二天6:00,在狂风骤雨般点击下殊途同归地跳出“当前站点运力已满”。

挨个app都试了一遍之后,我想起来自己以前跟进西安疫情报道时,给一些“买菜难”网友推荐了当地买菜攻略表格,看着表格里密密麻麻的字,一整排app和途径,感觉自己给了别人帮助,内心窃喜。今年自己操作起来,怎么是这样,这么多的途径怎么会换不来一枚鸡蛋。

但我并不死心,5:40、6:35、8:15、21:45……设了一排闹钟,买菜app的时钟成了我的作息表。早上的闹钟响起,我人还迷糊,凭着精神力量从床上半坐起来狂点“提交订单”。9日凌晨3点,看着京东直播抢购的时候,我朋友和我说“叮咚好像补货了”,我下意识地从床上坐起身子,感觉机会来了。她说,“别激动,得等到6点”。

这次抢购我也没能成功。好在当日,我所在的社区给居民第二次发了蔬菜。

我的一个宝山区朋友,她们缺的正是蔬菜。4月5日知道解封无望,他们小区业主赶紧自发组织团购批发。

笔者与朋友的聊天记录

团购一点点在缓解她们小区的“买菜难”大问题。团长先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