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经过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了城市一定时期或者未来发展的蓝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方向,大家可以从规划蓝图上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区域的价值提升,基础设施、商业配套、交通等都会跟着得到很大改善。包括产业人口导入的规划以及重要在建工程的规划,对未来城市发展具有前瞻指导作用。

黄浦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黄浦江上已建成多条江底汽车隧道和大桥。黄浦江两岸要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宝山滨江是如何功能定位的?会给宝山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看看详细图文!

根据上海市总体规划丶吴淞创新城建设规划丶一江一河建设规划丶宝山区(中心城部分)单元规划:“黄浦江两岸要成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宝山滨江淞宝地区已经全部建成开放,接下来将重点推动“一江一河”下游段丶《吴淞创新城》军工路和张华浜段转型

吴淞口至杨浦大桥为下游段,基于港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功能,并强化生态与公共功能的融合。邮轮滨江,绿色体验——吴淞口板块(宝山区、浦东新区):依托吴淞口国际邮轮旅游休闲区、炮台湾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等,打造航运旅游和生态体验区。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年12月15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简称“上海”)获得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1月4日正式公布!TA明确了上海至年上海的目标愿景确定为:

立足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上海力量。

展望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重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吴淞创新城建设规划》年6月12日市政府批复同意《吴淞创新城建设规划》,建设规划范围即吴淞工业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约23平方公里。吴淞创新城作为上海北部城市副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要建设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的示范区、国家创新创意创业功能的集聚区、国际城市文化旅游功能的拓展区;依托吴淞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等多种轨道交通的便捷换乘,构建便捷高效、人性化的交通体系;生态绿地空间占比不小于25%,构建10公里滨水城市步道和10公里森林步道。详见↓

规划形成“一核两心、两带五区”的布局结构,强化吴淞创新城用地功能的多元复合、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核”即以吴淞大型城市生态公园为“绿核”,融入体育、文化、休闲、创意等综合功能;“两心”即枢纽商务中心(吴淞城市副中心)与滨江文化中心

“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建设(-)公布

年8月20日市规划资源局公布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一江一河建设规划范围为:黄浦江自闵浦二桥至吴淞口,长度61公里,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按照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总目标,黄浦江沿岸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规划图在此↓

根据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发展需求以及沿江各区段发展态势,在黄浦江沿岸形成“三段两中心”的功能结构。

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为核心段,集中承载全球城市金融、文化、创新、游憩等核心功能。

徐浦大桥至闵浦二桥为上游段,以生态为基本功能,注重宜居生活功能的融合,依托科创园区培育创新功能。

吴淞口至杨浦大桥为下游段,基于港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功能,并强化生态与公共功能的融合。

以外滩-陆家嘴-北外滩地区、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地区为核心,进一步集聚金融、贸易、航运、创新、创意、文化和总部商务等全球城市功能。

上海宝山区(中心城部分)-年规划市规划资源局今起至12月10日公示宝山区(中心城部分)单元规划(含重点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规划范围北至大场镇、庙行镇、张庙街道、淞南镇行政界线,西南至宝山区界,东至淞南镇行政界线、黄浦江,总用地面积68.9平方公里,包括大场镇、庙行镇、淞南镇、高境镇和张庙街道。详见↓

东片--文创科创综合服务片区:以吴淞创新城-5编制单元为核心区,联动吴淞城市副中心、淞宝地区中心、滨水文化中心,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和原有产业用地转型升级,推动科技智慧、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打通蕰藻浜滨江岸线,融入公共活动,强化产业节点、商业商务节点、社区生活节点和生态景观节点的空间联系和资源互动。

资料:*来自上海官方网站

宝山未来已来

能不能抓住机遇

享受规划的红利

就看你的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