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川川滇滇从东三省不战而落入敌手,到卢沟桥事变不到一个月平津陷落,骄横的日军觉得中国军队不堪一击。他们不再满足于占领东北、华北,认为可以轻松占领中国更多地盘,于是在华北战场还未完结之时,就迫不及待打开淞沪战场,意在攻占上海进而挺进首都南京。图:淞沪会战中正在行进的日军部队。华北战场没有碰到什么特别的硬钉子,在上海主城以北的一个小县城,日军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这个地方当时叫宝山县,现在已经是上海的一个区。宝山是上海的北大门。当时虽然方圆不足10里,但东、北坐守长江出海口,东侧还有黄浦江江口(吴淞口),向南有吴淞炮台,向西还有狮子林要塞,位置尤其重要,是必争的要点。图:现在的宝山区(大红点处)就是当年宝山县所在,战略位置尤为重要。日军借助海军舰炮火力和空军各型战机狂轰滥炸,在年8月的最后一天,已经攻陷宝山县城南北两处防地,除了西侧尚有通道,宝山已处于三面包围之中。这个时候,第98师旅旅长吕国铨决定:派第团3营接防宝山防务,营长是中校姚子青。图:日军在军舰飞机的配合下向宝山县发起猛烈进攻(地图为现在的宝山区地图)。姚子青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时年28岁,正值气盛之年。虽然他平时戴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但打仗杀敌却没有书生气。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姚子青告别家人率部出征,他和妻子临别时专门嘱托:“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图:第98师旅团3营营长姚子青临危受命,姚子青带领全营多官兵冲进孤城宝山,以当时形势,姚子青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向宝山开进前,他带全营宣誓:“剪灭倭奴凶焰,洗雪国耻,爱我河山,誓与敌不共戴天,誓与阵地共存亡!”图:在整个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寸土必争,让在北方顺风顺水的日军吃了大苦头。进攻宝山的是日军第3师团第68联队约2人,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得到长江口30余艘军舰、众多战机和装甲车辆的支援。而姚子青的3营仅有3门迫击炮、20挺轻机枪和近条老式步枪。图:宝山朱家宅前线的日军鹰森部队。9月1日,战斗正式打响,在舰炮和敌机的疯狂轰炸下,宝山县城在硝烟和炮火中摇摇欲坠。日军企图像攻占平津一般,炮火过后进城占领即可,不料遭到3营猛烈阻击,日军组织的多次进攻都被打退。图:江面上攻击中国军队阵地的日军军舰。9月2日,敌舰和敌机的轰炸有增无减,日军在装甲车掩护下开始进攻宝山西南城墙,企图切断3营与外界的联络。3营发现了日军企图,日军计划落空。又经过两天的反复拉锯,日军气急败坏,进攻更加疯狂。战至4日,三营已牺牲多人,当晚姚子青在掩埋战友遗骨后电告旅部:“抱誓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图:日军伤亡惨重,图为日军随军僧侣为宝山前线阵亡日军诵经超度。到了5日,日军经过几天战斗,丢下多具尸体,开始向城中发射燃烧弹,整个宝山城火光冲天。此时3营伤亡惨重,4个连长阵亡3个,9个排长战死6个,但全营官兵没一人有退意。图:进攻宝山的日军炮兵部队。“我死了,连长接替我指挥,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到时候不用请示报告,自动接替就行。”日军进攻愈发疯狂,3营在仅剩多人时,姚子青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图:日军炮火下的宝山城。5日下午的战斗异常激烈,日军第68联队联队长鹰森孝按耐不住,亲上一线指挥进攻,舰炮、飞机猛烈轰炸,坦克开路,日军开始了最后的冲锋。姚子青一边还击,一边命令炮手对准举着指挥刀的鬼子军官射击。一轮射击后,联队长鹰森孝应声倒地,被炸成重伤。图:鹰森孝后来官至日军第12军司令,陆军中将。到了6日凌晨,日军终于炸裂城墙冲入城内。姚子青指挥剩余官兵在残垣断壁之间仍坚持和日军巷战,让日军的大部队直到7日凌晨才突入城中。弹药消耗完了,姚子青和剩下的20余人毫不畏惧,视死如归和日军展开白刃战。在最后的艰难时刻,姚子青营长被弹片击中,英勇殉国。图:日军正在翻阅宝山县城墙。接近7日中午时分,破烂不堪的宝山城才渐渐安静下来。此时3营余人,除了被姚子青派出城向团长报告战斗情况的9连士兵魏建臣,其余官兵全部以身殉国。攻进城内的日军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守城中国军队居然无一人被俘。他们将3营官兵遗体妥善掩埋,列队鸣枪致敬。图:如今矗立在宝山区的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纪念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64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646.html